欢迎您访问内蒙古妇女网!

这6句夸奖,是孩子一辈子的护身符

发布时间: 2021-01-21 来源: 内蒙古妇女网




最近几年,家长们越来越意识到了赏识教育的重要性,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听到这两种夸奖方式。



一种是万能式夸奖“你真棒”、“你太聪明了”;另外一种是比较式夸奖“还是我们家宝贝厉害,比隔壁**强多了!”。


其实好的夸奖,不是一句简单的“你真棒”和与别人对比,而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孩子的 “成长型思维”,并让锤炼出6个方面的能力:


注重细节、善于合作、具有条理、懂得选择、敢于创意以及领导力。



01

“宝贝,你这个细节处理得真好!”


细节具有非凡的魅力,它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一切行为里。我们说过的每一句话、做过的每一件事等等,这些一举手一投足,全部由细节构成。




细节不仅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更体现了一个人的素质、修养和格局。


在平常的教育中,父母可以多对孩子说:“你画的小婴儿车太像了!这说明你平时观察的很仔细哦!”“你写的作文里……这句话描述太棒了,你是怎么想到的?”


夸奖孩子的细节处理,孩子将获得持续钻研的动力,更加追求严谨、品质。


关注细节是孩子身上最强的竞争力。



02

“宝贝,你跟大家一起完成了XXX!”


曾有研究者对北京市1000余名4-6岁孩子进行了相关调研,结果发现69.9%的孩子都非常缺乏合作意识。




当其他伙伴遇到困难时,只有24.2%的孩子能主动上前帮忙;当游戏及活动用具不够时,仅有10%的孩子能够通过与其他人合作的方式完成任务。


合作能力,表面看起来是孩子对外界和他人的反应,实则是孩子内在同理心、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整合和体现。


而孩子的合作精神,则需要父母在平常的教育中,去引导和鼓励。


比如,小朋友在公园玩时,和其它孩子一起完成了一项工作,父母可以对孩子说:“宝贝,你和小朋友一起完成了XXX,你真有合作精神。”


当孩子主动提出,帮助你做家务时,也是对孩子说这句话:“你跟妈妈一起合作完成今天的晚饭……”,让孩子感受到“合作”是一件正确、积极且有力量的事。


善于与人合作的孩子,具备更强的包容心和接纳力,更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03

“宝贝,你这个方法太有创意了

妈妈都没想到!”


在如今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里,对于孩子来说,创造力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




拥有创造力思维的人,在任何困难面前都能游刃有余,因为他们总能灵活应变,开辟出一条新道路。


而缺乏创造力思维的人,做事古板偏执,很难得到长远的发展。


所以小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孩子长大进入社会后,思路更开拓和活跃,应变能力更强,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和上升空间。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多对孩子说:“宝贝,你这个方法,真有新意。”


比起“你真聪明”这样的夸奖,用“新意”来夸奖孩子的新发现、新研究,更能刺激他们的发挥创意的动力。




04

“宝贝,你这个计划做得太好了!”


许多孩子都有早晨起床找不到袜子、学习用品或者生活用品的现象,这便是做事缺乏计划性和条理性的坏习惯。




做事情缺乏条理、没有计划是儿童时期的一种自然反应,但是,如果父母不注意引导,孩子们往往会养成不良的习惯,从而影响今后做事的效率。


因此,家长要培养宝宝做事有计划的好习惯。


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不妨多跟孩子说:“宝贝,让我们做个计划吧。”


比如,当孩子要写作业时,可以引导孩子把作业分门别类、按照难易程度列好计划,做一门划掉一门,这样既可以增加孩子写作业的信心,又能培养孩子做事的条理性。


同样的方式,孩子的整理玩具书本、书包,衣服,亦或外出购物、安排学习行程时,都可以采取“计划式”方法处理。


看到孩子在“计划”的引领下,处理事情越来越规范有效率时,父母一定要对孩子说:“宝贝,你这个计划做得太好了!”



05

“宝贝,你能这么选,妈妈太佩服你了!”


人生其实就是由一个个选择造就的。一个人拥有良好的“选择力”,懂得在关键时刻做出适合自己的明智选择,更容易走向幸福和成功。




当孩子2、3岁的时候,自主意识开始发展,喜欢强调凡事“我”自己来,这时候就可以逐渐让孩子做一些选择。


比如早餐想吃什么?今天天气有点热,是穿裙子还是短袖短裤?时间有点晚了,想先刷牙洗脸还是先洗澡……


从生活中的这些细微处,给孩子有限的选择,在适合的事情上,可以放宽选择的范围,让他自己做决定。


这种掌控感,会让孩子对自己感觉很好,自我价值感得到提升,对待事情更加积极乐观。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会更加了解自己、更明确地认识自己、表现得更有主见。


这样,将来他才不至于在人生的关键时刻,因为摆不正自己的位置而好高骛远、眼高手低或者畏首畏尾,不敢挑战,从而做出不正确的抉择。



06

“宝贝,在你的带领下,这件事办得真好!”


领导力,是西方教育最看重的品质之一,在素质教育中,培养孩子的领导力已不是什么新鲜的概念。




但也有家长会说,又不是每个人都要去从政或者当总裁,为什么要人人培养领导力?


因为高层次的领导力不是当了领导才有的权力,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激情和热忱,驱动自身做更好的自己,并愿意为大家服务和奉献,引领众人前往更高的境界。


它与性格无关,更与未来的职位无关。也就是说,任何人都应当具备领导力——能让你在生活和工作中,为自己和他人带来正面影响的能力。


我们在平常的教育中,可以多对孩子说:“宝贝,这个事你来组织一下吧。”


比如,家里要请客吃饭、外出郊游、哪怕是每天需要买的菜等,都可以尝试着让孩子拿出计划,合适且不影响正常生活安排的情况下,可以采纳孩子的方案,让孩子作为主要责任人,由他来安排处理。


最后,在事情完成了,需要父母耐心的带孩子复盘,总结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