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家是最小的防疫站
也是最大的隔离区
在内蒙古的抗疫战场上
有这样一些家庭
她们放弃团聚,在各自的岗位坚守
她们化身逆行者
走向疫情防控第一线
她们变成志愿者
为一线医护、警员家庭和困境家庭服务
她们变成网络宣传员
宅在家中奋力传递正能量
疫情阻挡不了爱的脚步
隔离困不住勇敢的心
她们主动担当,冲锋在前
她们热心参与,捐资捐物
她们用“最美”家力量
守护祖国亮丽北疆
守护千家万户平安健康
她们是新时代家教家风的传承者
她们是你我身边的“最美家庭”
巴彦淖尔市·唐舒越家庭: 少年壮志、无畏“逆行” “叔叔您好,请您扫描二维码,我来帮您进行健康信息录入。”“阿姨,这是您让我买的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巴音镇蒙汉社区的防控队伍里,总能看到一个小女孩,她叫唐舒越。疫情防控期间,因为父母一直在单位参加防控工作,14岁的唐舒越就主动找到社区负责人,申请加入了志愿者队伍,主动承担社区登记返乡人员、电话核实人员信息、张贴疫情防护宣传单等工作。为了满足社区居民要求,唐舒越还当起了义务采购员和快递传送员,主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采购生活必需品,帮社区居民传送快递。社区居民被这个小姑娘的爱心感动,都积极配合她的工作,纷纷为她点赞:"没有生而英勇,只有选择无畏!” 自治区文明家庭·呼伦贝尔市王君家庭: 带着全家共抗“疫” 呼伦贝尔市阿荣旗的王君家庭是自治区级文明家庭、呼伦贝尔市最美家庭。疫情爆发后,王君作为道西社区党总支书记,第一时间组织社区干部按照网格迅速下沉,排查汇总、外返登记、防疫宣传,坚持不漏一人。白天,她为隔离人员送粮送菜,并将代买物品送上门。夜晚,她坚守在卡口,不漏过任何一个出入人员。在她的动员下,丈夫郝玉辉每天开车接送入户的网格员、取送物资、卡口值守、车辆消毒。受父母影响,女儿郝丁主动帮助社区录入各种统计报表、张贴宣传标语、发放宣传单。看到孩子们不易,王君年近七旬的父亲王洪云也来到社区帮忙,每天用消毒剂清洁办公地面,用酒精为办公用品消毒。王君说:“与一线医护人员相比,我们一家人的付出不算什么,只要大家都出一份力,疫情一定就能早点过去”。 包头市最美家庭·卜凤枝家庭: 抗“疫”路上两代人 卜凤枝是包头市土右旗将军尧镇程奎海村支部委员、会计。疫情防控期间,每天都要入户登记疫情防控信息,为村民办理出行证件,与大家同在卡点值守。为了支持她的工作,儿子、儿媳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半瘫丈夫、年迈公婆的重任,让卜凤枝全身心投入到抗击疫情的逆行者行列之中。 通辽市最美家庭·刘洋家庭、海珍家庭: 爱心接力、共抗疫情 通辽市科左后旗的刘洋家庭和海珍家庭都从事餐饮行业。疫情爆发后,饭店一直处于停业状态,刘洋就琢磨着为大家做点什么。夫妻俩征得社区的同意后,主动承担起了加工爱心盒饭的任务,每天为社区抗疫人员准备100多份爱心盒饭。看到刘洋夫妻加工盒饭很辛苦,同样开饭店的海珍家庭也主动参与进来,和刘洋家庭一起接力加工爱心盒饭,并将熬制好的蒙古奶茶定时送到值勤卡点。除了加工爱心盒饭,这两个家庭还交替到卡点执勤,登记过往车辆。他们说:“国家遇到这么大的事,我们有责任贡献小家庭的微薄之力”! 抗“疫”战中的最美家庭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很多普通家庭自觉参与抗“疫”战中,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优良家教家风,传递着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幸福大爱。让我们一起为他们点个大大的赞! 锡林郭勒盟·孟琳家庭: 警医夫妻共战“疫” 孟琳是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公安交警大队副队长,丈夫张慧明是旗人民医院放射科医生。疫情当前,她们始终冲在抗“疫”一线。因为接触到的人太多,为了家人的安全,夫妻二人选择自行“隔离”,一家人只能手机说说话、聊聊家里的情况,通过视频互道平安、加油鼓劲。 阿拉善盟·郑淑花家庭: 双警家庭抗“疫”忙 “宝贝,当你醒来的时候一定会很奇怪,妈妈怎么不见了?天黑了为什么不回家?妈妈希望你慢慢习惯,少哭不闹,乖乖听话,宝贝,为了赶走怪兽,我们下个月见。”这是阿拉善盟阿左旗公安局监管大队民警郑淑花写给孩子的一段话。在疫情防控战中,由于单位实行全封闭式管理,她安顿好三岁的儿子和不到一岁的女儿,就全身心投入到了疫情防控工作中。因为工作性质特殊,尚在哺乳期的郑淑花需要满负荷值勤24小时,有时睡醒后鼻腔里都是血,但她依旧坚守在岗位上。她的爱人常勇是阿左旗公安局额鲁特路派出所教导员,每天忙着入户登记信息、卡点布控,仅户外工作时间就达十个小时以上。虽然非常思念妻子和孩子,但常勇说:“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是我最好的慰藉。” 巴彦淖尔市·陈媛家庭: 抗击疫情的“90后” 陈媛是巴彦淖尔市磴口县蒙中医医院的护士,冯庭波是包头公安处巴彦高勒车站派出所的辅警。疫情当前,陈媛作为待命赴湖北支援的医护人员,除了正常的防控工作,每天还要花费几小时做穿脱防护服训练。丈夫冯庭波每天值守在火车站,对上下车的旅客进行信息登记、测量体温。面对更加艰巨的抗疫任务,这对90后小夫妻没有紧张,冯庭波趁着换班休息来到医院,陪着妻子陈媛写下一份入党申请书。 呼伦贝尔市·包桂春家庭: 夫妻并肩同上阵 包桂春是呼伦贝尔市新右旗嵯岗镇白音查干社区妇联主席,丈夫葛长寿是禾丰粮店经理。疫情爆发后,包桂春主动请缨负责二道街管控任务,每天在火车站负责登记外来及返乡人员信息,入户排查辖区居民的情况,并将汇总数据及时上报。受妻子影响,葛长寿也主动加入了志愿者队伍,利用为购买粮油的居民免费送货上门的时间,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宣传、登记疫情防控相关信息。 通辽市·哈斯格日乐家庭: 温暖的“环卫夫妻” 哈斯格日乐和丈夫温都苏都是通辽市扎鲁特旗的环卫工作者。疫情发生后,他们依然坚守在岗位上。为阻断垃圾传播病毒的途径,夫妻二人不仅要负责日常清扫保洁,还要对果皮箱、垃圾桶、三轮保洁车进行喷杀消毒。为了支持一线防控人员,夫妻俩利用家里的羊毛毡子赶制了30双羊毛鞋垫,并免费把这些鞋垫送到了防控一线值班人员的手里。哈斯格日乐说:“我们能力有限,别的也帮不上啥,大冬天在外值班太冷太不容易了,希望这些鞋垫能让值勤人员的脚更暖和一些。”这对朴实善良的环卫夫妻,用点滴善行让他人感受着温暖。 英雄的诞生 始于良好家教家风 良好家教家风 陶冶高尚情操,培育民族英雄 没有硝烟的战“疫” 尽显最美家庭身影 为全力抗“疫”,守护祖国亮丽北疆 传承优良家教家风的家庭点赞 向每一个做出贡献的家庭致敬 祝愿所有家庭幸福安康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武汉必胜!中国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