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家是最小的防疫站
也是最大的隔离区
在内蒙古的抗疫战场上
有这样一些家庭
她们放弃团聚,在各自的岗位坚守
她们化身逆行者
走向疫情防控第一线
她们变成志愿者
为一线医护、警员家庭和困境家庭服务
她们变成网络宣传员
宅在家中奋力传递正能量
疫情阻挡不了爱的脚步
隔离困不住勇敢的心
她们主动担当,冲锋在前
她们热心参与,捐资捐物
她们用“最美”家力量
守护祖国亮丽北疆
守护千家万户平安健康
她们是新时代家教家风的传承者
她们是你我身边的“最美家庭”
“全国百名优秀母亲”·呼伦贝尔市米格德玛家庭: 草原额吉、抗“疫”先锋 “全国百名优秀母亲”、“五一劳动模范”荣誉获得者——米格德玛,是呼伦贝尔市新右旗克尔伦苏木耐日莫德勒嘎查妇联主席。在疫情面前,她义无反顾地加入到抗“疫”行动中,带领志愿者挨家挨户排查外来及返乡人员,详细做好登记并开展引导教育。利用给牧民送消毒水等物品的机会,她一遍又一遍叮嘱牧民做好自身防护,不要走亲访友。考虑到卡点值守人员的辛苦,她亲自下厨为“战士”们煮奶茶、蒸包子。除此之外,她还动员嘎查妇女向旗红十字会和苏木党委政府捐款3980元。 自治区最美家庭“标兵户”·包头市郑贵有家庭: 夫妻同心、共抗疫情 郑贵有一家居住包头市,他本人是北重集团防务事业部407车间车工、中国兵器首席技师。疫情防控开始后,他第一时间捐款3000元,并号召单位的劳模及先进积极份子捐款,用于购买防疫物资。妻子和永霞在包头市青山区总工会工作,她负责在包联排查点值守,对出入小区的所有车辆和人员进行体温检测、信息登记及车辆防疫消毒等工作。 郑贵有说:“多难兴邦,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我们国家一定能够战胜疫情!” 自治区最美家庭“标兵户”·呼伦贝尔市苏米雅家庭: 抗“疫”路上两代人 苏米雅一家居住在呼伦贝尔市新右旗克尔伦苏木芒来嘎查。疫情当前,苏米雅主动联系苏木妇联,每天为值班的工作人员做饭做菜,并包揽了执勤棚车的卫生清洁任务。她的丈夫巴日哈通过微信引导牧民积极面对疫情,科学防范,不要盲目自信,要做好自身防护,坚决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小儿子巴特尔朝克图是网格长,疫情发生后,他第一时间做好分工安排,全面开展入户排查和返程人员登记,普及疫情防控知识,每到一户就告知牧民疫情防控形势,引导他们正确理性看待疫情,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和防护能力。大儿媳娜希巴雅尔不甘落后,她主动报名参加志愿者队伍,与大家一同入户排查,为牧民发放生活物资。苏米雅一家人携起手来,用不同的方式走在抗“疫”路上。 呼伦贝尔市最美家庭·王国东家庭: 最美夫妻携手“逆行” 呼伦贝尔市阿荣旗音河乡中心卫生院的儿保医生崔利娟和新立村村医王国东是典型的医护人员家庭。疫情爆发后,崔利娟负责所有外来返乡人员的统计,详实掌握着全乡632个外来、返乡人员的情况。有多少人来自湖北、多少人来自莫旗,有多少人已经完成了14天的居家隔离,这些工作她都了如指掌。疫情期间有3个新生宝宝,无法面对面做新生儿访视,她就用视频的方式,为产妇提供母乳喂养、科学育儿、产后护理、预防疾病等知识的科学指导。丈夫王国东每天两次上门为46名返乡人员测量体温、询问身体状况,做好信息登记,并将这些信息按时上报卫生院和村委会。每天晚上6点,还要到村堵卡站值夜班,为过往人员测量体温、登记、劝返。夫妻二人携手逆行,默默为抗击疫情作着贡献。 通辽市最美家庭·许多家庭: 战“疫”一线的最美夫妻 许多是通辽市疾控中心病毒实验室的检验员。疫情爆发后, 6名检验员每天要检测200多个样本,24小时连轴转,有6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就是由她检测出的。为了节约一次性防护服,许多采取“少吃不喝”的措施,尽量不上厕所,每次脱下全身的装备,都让她感觉头昏脑涨。丈夫张旭是通辽市科尔沁区应急管理局的职工,负责在通华一区测量体温、管理小区出入人员、车辆信息登记。每当想孩子的时候,也只能通过视频说说话。许多说:“疫情当前,总要有人挺身而出,我们需要守护的不仅是小家,还有大家。希望我们共同努力,早日战胜病毒。” 乌兰察布市最美家庭·张继亭家庭: 党员夫妻冲在前 张继亭一家居住在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疫情防控开始后,这对党员夫妻不约而同的冲在抗疫第一线。张继亭是旗政法委办公室主任,同时兼任旗防控指挥部社会管控组联络员,主要负责协调联络、重点人员排查上报。每当接到指令,他总是第一时间协调公安机关和苏木乡镇排查核实,有时还要和工作人员一道去核查,直到人员信息准确落实。妻子赵文景是旗纪委监委派驻白音察干镇绿洲村第一书记。她带领村“两委”干部从严查控进出人员,全面走访排查,积极宣传防控政策和防疫知识,村里每个角落都有她匆忙的身影,赵文景说:“群众的安全得到保障,我就安心了。” 抗“疫”战中的最美家庭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很多普通家庭自觉参与抗“疫”战中,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优良家教家风,传递着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幸福大爱。让我们一起为他们点个大大的赞! 赤峰市·薛焕文家庭: 战“疫”!全家齐动员 薛焕文是赤峰市松山区大夫营子乡涝泡子村党支部书记。疫情防控开始后,他立即召集村干部,对全村摸底排查,不漏户不漏人,并积极做好疫情防控宣传引导工作。66岁的“老薛头”不顾连日奔波的疲惫,与村里的年轻人一起日夜坚守在村口的疫情防控检查点。女儿薛永红在鄂尔多斯市杭锦旗人民医院工作,她主动报名参加支援湖北疫情防控队伍,抵达湖北后根据当地情况开展驰援重症医治工作。儿子薛永军在赤峰市松山区电工服务中心工作。负责对15个服务站及时发放防疫物资、填报员工个人情况统计,每天对服务中心进行消毒。儿媳刘艳芹,是赤峰市松山区大碾子乡卫生院护士长,她每天在发热门诊值班,对前来门诊的患者做好询问登记、测量体温以及相关的检查。换班后,她还要到大碾子村防控检查站对过往车辆人员进行登记、测量体温。一家人虽然远隔千里,但在各自的岗位上,都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锡林郭勒盟·萨仁图雅家庭: 饭菜送到防疫点 清晨很多“宅”在家里的人们还没有起床,而家在锡林郭勒盟乌拉盖管理区华盛小区的居民萨仁图雅已经在厨房忙碌起来,熬奶茶、煮鸡蛋、热包子……准备着各类营养丰富的早点。一个多月来,萨仁图雅每天准时将热气腾腾早点送到小区包联单位的值班室。当值守人员对她表达感激之情时,她只是说:“这么冷的天,你们才是最辛苦。我什么忙也帮不上,就想让大家喝个热乎茶。” 巴彦淖尔市·少然家庭: 义务理发暖人心 疫情当前,很多坚守岗位的医护人员都需要到发热门诊、预检分诊台、隔离病区等一线工作,长发不利于穿脱隔离服,有些医护人员为了方便干脆剃了光头。巴彦淖尔市五原县丝奇理发店的少然和她的丈夫知道这一情况后,立即申请入驻五原县人民医院,为医护人员免费理发。他们为大家设计合适的发型,让他们既不影响穿隔离服,又可以美美的工作。“大事我们干不了,理理发尽点义务理所应当。”简单的话语为医护工作者送去温暖。 巴彦淖尔市·孙荣家庭: 警察夫妻同抗“疫” 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公安队伍里有这样一对夫妻,丈夫刘飞是杭锦后旗公安局国保大队教导员,妻子孙荣是看守所副所长。疫情爆发后,他们将孩子交给老人照顾,各自返回工作岗位抗击疫情。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丈夫刘飞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没有回家,每天对卡点往来人员和车辆进行登记、入户排查人员情况。妻子孙荣也是每天加班加点,替同事们分担着更多的工作。每当想孩子的时候,她们就通过微信跟孩子说几句话。虽然防控工作压力大,但两人非常乐观,孙荣夫妻坚信,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英雄的诞生 始于良好家教家风 良好家教家风 陶冶高尚情操,培育民族英雄 没有硝烟的战“疫” 尽显最美家庭身影 为全力抗“疫”,守护祖国亮丽北疆 传承优良家教家风的家庭点赞 向每一个做出贡献的家庭致敬 祝愿所有家庭幸福安康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武汉必胜!中国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