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内蒙古妇女网!

“北疆和姐”王方方:巾帼柔情让调解更有温度

发布时间: 2025-09-15 来源: 内蒙古妇女网

        2015年,作为喀喇沁旗妇联权益部部长的王方方牵头成立了喀喇沁旗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推动在向阳社区和花山社区建立了两个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室,当年就成功调处家庭纠纷70余件,促成多个家庭和睦相处。如今已经担任牛家营子司法所所长的王方方,继续履行着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员的职责,除了开展日常调解工作外,每年筹办调解员专题培训班,不断增强镇、村(社区)两级婚调员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

121726172.jpg

用行动践行“打铁还需自身硬”

王方方认真念好“防、快、勤”“三字经”,即:突出“防”字,通过完善预防机制,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加大排查调处力度,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突出“快”字,针对突发事件,迅速反应迅速处理;突出“勤”字,深入基层常动口,面对工作常动脑,解决问题常动腿。坚持在干中学、在学中干,通过对业务知识的学习和经验积累,不仅总结出一套自己的矛盾调解方法,还顺利通过了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化解各种矛盾纠纷越来越得心应手。为满足基层群众法律服务需求,助力乡村振兴,王方方选派专业法律志愿者与各村、社区结对,培养选拔了20名法治带头人、20名法律明白人,基层社会治理的根基扎得更牢了。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家庭本是缠绕紧密的“线团”,一旦产生矛盾,就成了“一团乱麻”。化解矛盾,关键在“情”。王方方总结了“ 四步”调解法:安抚情绪,明确调解意愿;耐心倾听,全面掌握信息;立足法律,适时提出建议;释法明理,逐步达成共识。

2024年夏的一天,赵女士与丈夫来到调解室,二人结婚8年,随着时光流逝,家庭责任、经济压力和孩子教育等问题逐渐成为横亘在两人之间的“大山”,曾经的关心变成了争吵,支持化为了冷漠,感情也越来越疏离。王方方耐心倾听,逐步梳理出矛盾根源,赵女士抱怨丈夫事业不顺,家务分担的少,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不合理;丈夫则觉得妻子依赖他太多,给他的关怀太少,辛苦工作还得不到理解和支持。双方对彼此抱有过高期望,但又忽视了对方的付出,情感裂痕就此产生。而且夫妻间的沟通方式也存在问题,他们情绪消极、容易冲动,很少主动分享自己内心想法和感受。针对这些问题,王方方给出了“调解良方”:引导夫妻双方学会冷静沟通、耐心倾听,主动说出自己的想法;帮助他们重新认识彼此的价值与付出,强调相互理解、信任;鼓励他们共同制定家庭责任分工,共同探讨育儿方式,化解教育分歧。在王方方的耐心疏导下,他们认识到矛盾产生的原因是缺乏交流与理解,承诺改变态度,学会相互包容、支持,积极沟通,共同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家庭是社会的最小单元,家庭和谐关乎社会稳定。王方方的调解方法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藏着“以人民为中心”的质朴初心——用法律定纷争,用真情化隔阂,用坚守护安宁。她以“法理情相融”为调解理念,在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领域展现新时代女性调解员的柔情与力量,推动了辖区法治政府建设步伐,为辖区的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喀喇沁旗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地址:赤峰市喀喇沁旗原牛家营子派出所(牛家营子粮库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