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不集中、易分心,是所有孩子的共性。孩子年龄越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就越短: 5-6 岁为15-20 分钟,7-8岁为25-30分钟,因此,对于孩子,特别是二年级的孩子,不能过分苛求他长时间保持专注。
另一方面,作为一种特殊的素质和能力,专注力不是天生的,它需要家长耐心的培养。那么,家长如何做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孩子的专注力呢?
1、帮孩子营造一个适宜的环境
在训练专注力的起始阶段,如果你想让孩子安静地看书,家长就要关掉电视机,尽量不说话或小声说话,因为喧闹的场景肯定会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导致孩子分心。另外,在孩子开始学习前,还要清除书桌上与学习无关的东西,如课外书、玩具、零食等,让孩子一坐在那里,与此无关的全部内容都置之脑外,这是确保孩子专注学习的前提条件。
2、循序渐进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让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分阶段完成学习任务,改定时为定量 。如果孩子能够在规定的时间专心完成任务,父母要给予一定鼓励 ( 表扬、抚摸、亲吻等 ),并让他休息 5-10 分钟。当孩子能够做得很好时,可逐步延长一次性集中做题的时间。经过循序渐进的训练,每天进步一点,孩子专注的时间就会越来越长。
3、遇到问题让孩子独立思考
专注,不只是孩子身体坐在座位上,更应该是做到眼到、手到、心到,能认真地观察、积极地思考。遇到问题时如果孩子自己在思考,在想办法解决,这本身就是专注的表现,家长千万不要急于去帮助他。
家长如果过多干预,一问一喊一插手,自然会影响他的专注力,也会减少他的探索欲望。家长可以留心观察记录孩子在做事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孩子完成任务之后一并给他指出来,避免想起一点说一点。
4、用鼓励与肯定激发孩子的兴趣
在做事过程中,孩子如果遇到困难,要鼓励他,让他愿意去克服困难,久而久之,就能养成善始善终做完每一件事的良好习惯;当孩子顺利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要及时给予肯定,让孩子在成就感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注力。当然,不要将结果看得太重要,即便孩子还没有达到要求,但只要他有了积极的表现,同样也可以赞美孩子。即便孩子的专注力不强,也不要对孩子说出负面的话语来,因为这等于贴了一张负面标签在孩子身上,那样只会让孩子否定自我,而且也会造成孩子对家长产生逆反心理。
5、建立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作息不规律不利于孩子的专注力发展。孩子们需要充足的营养、休息和睡眠来保证注意力的集中,同时养成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学习的习惯。如何才能建立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呢?和孩子一起制定一张作息时间表,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学习、什么时候游戏,让孩子充分了解作息时间,从心理上准备好,更有利于孩子用愉快的情绪来专注学习。
6、锻炼孩子的体质
体质不好也会对发展孩子的专注力造成障碍。因此,容许及鼓励孩子有充足的体力训练活动,让孩子的体质及调节神经系统能得以增强,这能够为孩子的专注力发展及培训打下良好的生理基础。
7、明白孩子的独特性
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特质,在培训孩子的专注力时,父母不宜把他和别的孩子比较,而要从他的专注力基线(他对事物的平均专注时间)开始,耐心地加以培训才是成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