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哭闹发脾气家长如何处理?怎样培养一个高情商宝宝? 日常的生活中,只要孩子一哭,不少爸爸妈妈就会想尽办法让孩子停止哭闹。 “你不哭,爸爸就奖励你一套新玩具!”、“你再哭,妈妈可就不喜欢你了!”在生活中,想必你一定也听到过不少类似的话,这类父母目的只有一个:让孩子停止哭闹。 但是,孩子停止了哭闹,负面情绪就真的消失了吗?换句话说,如果孩子一直开心,就真的算是高情商了吗? 其实不然。高情商的基础是有能力让自己快乐。而一个真正快乐的孩子,秘诀并不在于一直快乐,而在于在经历了各种喜怒哀乐之后能够自我调节、自我恢复,换言之,高情商的孩子自我调节能力很强。要做到这一点,孩子首先要学会承认自己的情绪,学会与坏情绪和平相处。而强行止哭只会堵住孩子情绪的出口,让孩子更难接受自己的负面情绪。 研究表明,负面情绪对孩子的冲击比成人更大。在孩子哭闹、发脾气的时候,他们并不像我们成年人那样知道这些都是自己的情绪在作祟,他们只是觉得非常难受,要靠哭来发泄。他们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么了,而这种不知所以的感觉会让孩子觉得很可怕。 如果这时,父母还在一旁说:“哭什么哭,有什么好哭的!再哭妈妈不爱你了!”孩子就会更加疑惑,并把父母的评价归咎于自己正在经历的情绪,进而对某些情绪产生自卑感或是愧疚感。所以,强行止哭、强行哄笑都不可取。爸爸妈妈不妨试试下面的方法。 方法 ★ 给情绪贴上标签 就像我们前面说到的,孩子由于不能清晰地辨别自己的情绪,所以更容易陷入负面情绪不能自拔。帮助孩子识别情绪十分重要,而识别情绪的第一步就是为情绪命名。之所以叫“命名”,就是不掺杂任何感情色彩、不带有评价的客观描述。这是在传递给孩子一个重要的信息:这些情绪都是正常的。 举个例子:“今天的口算有些难,你答错了几道题,不能得100分了,你很沮丧。” 在为孩子情绪贴上标签的同时,也是对宝宝情绪的一种承认和接纳,用眼神和语气告诉他:“无论你开心还是难过,爸爸妈妈都一样爱你。”这也是共情的一种形式。 ★ 教会孩子正确发泄情绪的方式 为孩子的情绪命名后,我们可以教会孩子这样一个句式:“我现在有一些伤心(难过),我需要……”比如,孩子生气的时候我们可以教他说:“妈妈,我很气愤,我需要画画,把气愤表达出来。” 孩子伤心的时候我们可以教他说:“爸爸,我很伤心,我需要一个拥抱。”这样做实则在引导孩子描述出自己的情感,同时指出解决方法,找到情绪的出口。 孩子在初期阶段可能并不能很顺畅地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也不能很好地找到解决的方法,但我们最重要的目的是让孩子形成这种自主寻找出口的思维,这也是培养孩子情绪调节能力的好方法。 好的育儿不是“控制”,而是“陪伴”他共同成长。 陪伴孩子去体验、去经历,而不是控制孩子,更不是将他调教成我们心理那个“理想的人”。
宝宝生气难过,正是培养孩子情商好时机
发布时间: 2020-12-10 来源: 内蒙古妇女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