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爱说谎多数情况下是因为害怕说出真话后家长批评,或者担心家长会因此伤心。当孩子说谎时,家长应该检查自己的教育方式,因为在家长批评严厉或者要惩罚时,孩子最容易撒谎。在家长的反应从一个极端转向另一一个极端时,也容易导致孩子说谎。或者在父母眼里孩子总是不管怎么说你都是不诚实的,这时候孩子也会说谎。
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孩子爱说谎的时期,这时候不要吓唬他,你可以和他慢慢引导!告诉他什么才是正确的!孩子自己做错事情很害怕,很想撒谎,但是有了妈妈正确的引导,他就会承认错误!相信你的孩子有了你的引导也会变得很乖,孩子爱说谎并不代表什么。
孩子爱说谎的案例:
小雯,小学四年级,家中有奶奶、父母、和一个一年级的妹妹。小雯总是告诉爸爸妈妈说老师没有给家庭作业。大约半年后,妈妈才从老师要求见家长会谈中,获知小雯已经很久没交作业。
小雯对奶奶的谎言也有一套,只要她想买的东西,都能弄到手,例如,“奶奶 我的练习簿没了,可以给我钱买吗?要不然明天老师会处罚我。”,“奶奶,我肚子饿,可以买东西吃吗?” 在学校,小雯经常与其他同学夸耀自己的新文具,甚至将自己新买的东西送给同学,而谎言称丢了,对于小雯,爸爸妈妈不明白,“ 为什么小雯总是说谎言”,甚至被老师视为‘撒谎专家”讲骗话时,眼皮连眨也不眨,信心十足。
小雯这个案中,“说谎”的问题来由是:
1、孩子的话:“我怕说实话,这会让爸爸妈妈伤心,我更害怕他们骂我。”
2、家长的话:“真搞不懂,孩子既然在我们面前撒谎,小小年纪就如此,长大了怎么办?”
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博士指出,4岁以下的孩子把爸爸妈妈是否高兴当作衡量自己行为对错的标准,为了不让爸爸妈妈生气,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承认自己做过的事。
许多年龄介于7岁到10岁的孩子都曾撒谎,父母对于孩子的行为问题深感头疼,但对于孩子们来说,撒谎只不过是她们成长中的一个过程,不含恶意,有者可能视为自我保护意识,或是害怕被责罚。至于年龄小于五岁的孩子,不大可能懂得撒谎是怎么回事。他们的时间观念不强,经常记不起发生的事情,所以他们可能会为了回答询问而编造答案。
为什么孩子爱说谎?
1、取悦他人, 夸耀自己
一些孩子想要在父母亲心中保持“好孩子” 的形象,就会用讨好、奉承的方式争取别人的认同及好感。所以我们经常会听到“ 爸爸,你是全世界最好的! ”“妈妈,你是最美的妈妈!。一些孩子有时也会为了争取朋友的好感,常会夸耀自己的言词,如:“我家有好多故事书和玩具!。如此,许多孩子想取悦父母但却不晓得如何实际一点,而演变为有意的说谎现象。
应付:父母应趁机表达自己被赞美的感受,进而教导孩子区辨真诚,赞美和奉承的差别。
2、源于丰富的想象力
对一些正处于学龄前的孩子,因为正处于学习言语的阶段,特别是在游戏扮演角色中,开始会应用假设性的语言,如:假设自己是妈妈,或就读幼儿园的女儿告诉父母她要和班上同学结婚等...
应付:父母千万别过于紧张,耐心聆听孩子的故事。
3、自我保护,逃避惩罚
这类说谎,往往是恐惧心理所致。一些家长或师长滥用惩罚, 造成孩子产生恐惧心理,导致说谎的主要因素。一些家长怕孩子变坏,常常加以责备,有的家长受传统思想影响,认为打骂才是教育,有的家长性格粗暴,孩子少许不对之处就打骂。这些都是错误的家庭教育,容易造成孩子恐惧的心理。因此,当一个孩子以前遇过类似的事情遭打骂,或发生了自己不愿意发生的事,他就会掩饰事实真相,使自己免受处罚。
应付:作为成人,更应当认识到,说谎的实质或许是孩子在恐惧心理支配下所采取的一种自卫方式。所以首先要顾及孩子心理影响,而不是只严格地指责孩子的行为。
4、逃避责任
孩子经常用“不是我”来回应家人的责问。因此,此时的说谎则是一种逃避责任的自然反应。从坏方面而言,孩子不敢负责,而从好的方面而言,孩子知道自己错,而且是父母不允许的行为。
应付:孩子已可分辨好坏,应当乘机教育孩子是非观念,也得反省自己过去用的处罚方式是否太重,而使孩子不敢承担眼前的错。
5、模仿成人
一些家长本身说谎行为,常造成孩子说谎的直接因素。成人对孩子说的话总没实现,也往往被小孩视为“骗人”。父母师长是孩子心中有威权的人,如果在孩子面前撒谎,就会使孩子产生“说谎不为错”的错觉。
应付:父母师长不能因爱面子而将错就错,而需要在孩子面前自我批评,承认从而使孩子能明辨是非,更能培养孩子自我批评的好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