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在成长中的人,身体和心智都处在发展期,尤其是学龄前的宝宝,心理非常敏感。而父母又是孩子最亲近的人,所以也许爸爸妈妈不经意的一句话就会对孩子产生影响。那么在家庭教育中哪些话是家长一定不能说的呢?
首先,最不能说的话就是“笨蛋”“没用的东西”,孩子的年纪还小,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区分父母话语中的真假,因此他们往往会从字面的意思去理解大人的话。
而懂事的孩子最怕别人骂他笨,他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老是犯错,学东西那么费劲。当父母骂孩子笨蛋,无形当中就会给孩子贴标签,而这个标签会让孩子有一种心理暗示,认为自己笨、能力差、不如别人好,爸爸妈妈不喜欢自己,长此以往就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伤害。所以我们建议各位家长多鼓励孩子,遇到孩子做不好的事情,告诉孩子这件事有点难,但是没关系的,妈妈相信你多尝试几次,就一定可以的。
那么,第二句家庭教育中不能说的话就是“闭嘴,你怎么老不听话”,孩子任性不听话,确实会让家长很头疼,但是家长老是让孩子住嘴、听话,老是让孩子顺从,很容易让孩子变得怯懦、压抑、谨小慎微,甚至做事也会变得战战兢兢,要看他人的脸色行事,很容易使孩子失去自我,受制于人。况且当家长这样对孩子说话的时候,本身就是对孩子的不尊重。
即使孩子的能力没有我们强,经验也没有我们多,但是毕竟孩子也是一个具有自己独立人格的人,所以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去剥夺孩子把话语说完的权利。不是吗?
所以作为家长,我们不妨先学会倾听,不论孩子的想法如何?先听孩子把话说完,慢慢的你会发现,孩子从你的身上也会学习到倾听的功课,他也会把你对他说的话听完。
那我们再来听听第三句不能说的话就是“我再也不管你了,你自己随便吧”,当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孩子的第一感觉就是妈妈要丢到自己不管了,后来却发现妈妈并没有真的丢下自己不管。
这种看似空洞的威胁会破坏孩子对他人的信任感。一个对世界缺乏信任感的孩子很容易焦虑,易怒和胆小,而这种威胁不但不会增长孩子心中对家长的信任,而且会促使孩子逐渐地把这些话不当一回事,他会感觉父母也只是说说而已,会使家长的话在孩子的心理的分量越来越轻。因此作为父母我们要尽量停止这些空洞的说教,自己不会做的事儿最好不要说。
那么第四句家长会说的话就是“都是一样的孩子,你怎么就不如别人呢?”,都说在中国孩子的心里有一个共同的敌人,那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家长总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以为这样能够给孩子起到一个示范模范的作用,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
孩子不但以为爸爸妈妈会嫌弃自己,不喜欢自己,还会认为父母喜欢别的孩子,很容易让孩子和父母之间造成隔阂。同时对比的作用会让孩子失去自信心,会让自己觉得事事不如别人,无论做什么爸爸妈妈都不会满意的。所以如果你也曾跟孩子说过这句话,不妨去找个机会去告诉孩子无论你是否优秀爸爸妈妈依然爱你。
最后一句家长一定不能说的话就是“他打你,你怎么不打回去啊”,家长爱孩子不愿自己的孩子受欺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教育孩子以暴制暴,这样的方式是绝对不正确的。家长以激烈的方式教唆孩子,同时告诉孩子下次要以牙还牙的还击,孩子会认为父母是支持这样的行为的,那么很容易让孩子变得焦躁、暴躁,蛮横甚至会变得暴力。这样的孩子难以和他人建立很好的人际关系,对孩子日后的成长也会造成很大的困扰。
所以教育孩子的路上没有小事,家长的每一句话都会给孩子带来影响。老师祝福你,愿你口中的话语能够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祝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