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内蒙古妇女网!

赵晶匠心筑梦的故事

发布时间: 2025-07-18 来源: 内蒙古妇女网

赵晶,一位在精密加工领域勇攀高峰的杰出女性。她是大国工匠,不仅有着精湛的技艺,更有着坚守与执着的传承。

从事数控车床加工21年,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工人成长为数控加工领域专家,拥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在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舞台上,她以“精密加工”这一绝活,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传奇。

一机集团的车间,机器的轰鸣声仿佛是一首激昂的交响曲,而赵晶便是这首交响曲的指挥家。她专注地凝视着一张写满标注的图纸,神情认真而投入。大眼睛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短发显得精干利落。倘若褪去工装,很难将这位干练的女子与工厂的车床联系在一起。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年仅42岁的年轻工人,却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在工业领域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她拥有中国兵器关键技能带头人、国家级数控车工技能大师、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等众多荣誉称号。在我国众多作战装备的零件上,都有着她的智慧与汗水,她用精湛的技艺为我国的国防事业添砖加瓦。

2003年,刚满20岁的赵晶从包头职业技术学院毕业,满怀憧憬地踏入了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四分公司。那时的她,所学专业是数控车床,然而,当时公司车间里只有普通车床。面对这一情况,赵晶没有丝毫抱怨,而是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我就从最基础的磨刀学起。”她坚定地说道。因为她深知,只有先把车床刀具加工好,才能车出各式各样精美的零件。

赵晶凭借着勤学肯干的工作劲头,很快赢得了领导的赏识,将她安排到了车间关键岗位,这对于她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她紧紧抓住这个机会,每日如饥似渴地刻苦钻研,用心磨炼技艺。在车间里,她的身影总是忙碌而专注,仿佛早已与那些冰冷的机器融为一体。她的双手在车床前灵活地操作着,如同一位技艺高超的艺术家在雕琢着自己的作品。

后来,厂里添置了几台高精度数控机床,其中大部分是从国外进口的。这无疑是一个新的挑战,但赵晶眼中却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她渴望啃下这块“硬骨头”,为厂里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然而,当时除了外文设备说明书,几乎没有其他参考资料。在无人指导、没有资料可借鉴的艰难处境下,赵晶凭借着过往积累的加工技术和强烈的进取心,查阅了大量资料。她如同一位勇敢的探险家,在知识的海洋中奋力前行,只为寻找那把开启数控机床奥秘的钥匙。

经过不懈的努力,仅用3个月的时间,赵晶就掌握了该进口机床的操作要领,进而一跃成为厂里的技能骨干。同事们无不惊叹于她的学习能力和毅力,“她能纯熟地运用镗孔刀、螺纹刀、切槽刀等十几种刀具,使零件加工精度从0.1毫米升至0.01毫米、0.003毫米,直至头发丝直径的1/30。”这不仅仅是数字的变化,更是赵晶对技艺极致追求的体现。

赵晶凭借着勤于思考、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的工作热情,练就了薄壁加工和轴套类零部件高精度加工的绝活。她独创的“一位双刀套类零件操作法”,如同魔法一般,在保证零件设计精度的同时,将产品合格率提高到100%。

凭借这一绝活,赵晶先后攻克了30余个型号、数百种零件的加工难题。她的《一种锻造用压力机通用框架》《一种多拐曲轴角向位检验工具》等项目获得国家专利授权,这些专利成果是赵晶创新技术实力的象征。

“工厂培养了我,我就要在各个方面回报工厂。”这是赵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她的感恩之心,如同温暖的阳光,照耀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她从不吝惜分享自己的技术经验,长期坚持向同事们传授技术。她把多年的读书笔记、操作经验等,精心编写成数控加工培训教材。这本教材犹如一把钥匙,为同事们打开了技术提升的大门。

同时,她还依托自己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对青年技工进行数字化加工终端使用、三维工艺识别方面的培训。在工作室里,她耐心地指导着每一位学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工匠精神的传承。她的教导如同春雨,滋润着青年技工们的心田,让他们在技术的道路上持续精进和进步。

此外,赵晶还在厂内定期举办数控加工培训活动,为员工交流先进技能搭建起广阔的平台。在这里,大家分享经验、交流心得,共同推动着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她就像一位辛勤的园丁,用心培育着企业的技术之花,让它们在创新的土壤中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在人才培养方式上,赵晶充分运用自身所学,创新采用“互联网+”培训模式,带领员工进行在线理论知识和软件知识学习,大幅缩短了培训时间,促进了员工整体素质的提升。这种创新的培训模式,如同一场及时雨,为员工们带来了便捷高效的学习体验。

近年来,赵晶累计开展技能培训1000余人次。在她的精心培育下,参培人员在各级技能大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其中,1人获得全国技术能手、1人获得全国青年岗位能手、3人获得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5人获得自治区技术能手称号。

在众多成绩和荣誉面前,赵晶始终谦逊低调,不骄不躁。她说:“我只是一名一线工人,没有单位提供的干事创业平台,没有组织的精心教育和培养,就没有今天的我。”她的话语中充满了感恩之情,也体现了她对自我的清晰认识。

时代在发展,赵晶也从未停止自我提升的步伐,但她的初心和决心始终不变。“今后,我将继续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立足本职、保持本色,一步一个脚印,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言传身教的实际行动,继续耕耘,为祖国的兵工事业奉献巾帼力量。”她的话语如同誓言一般,坚定而有力。


作者: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