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内蒙古妇女网!

​关于学习考察广西“儿童之家”建设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 2019-09-10 来源: 内蒙古妇女网

  近期,阿盟妇联组织人员参加了自治区妇儿工委办组织的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学习考察,重点学习考察了广西来宾市、北海市、南宁市的2个社区、3个村的“儿童之家”。通过现场实地观摩,看资料,听介绍,座谈交流等,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拓展了思路,启迪了思维,加深了思考。

  一、考察看点情况

  (一)村级“儿童之家”建设情况。来宾市小平阳镇牛辽村、陶邓镇黄绿村及北海市银海区平阳镇东兴村均为贫困村。小平阳镇牛辽村、陶邓镇黄绿村“儿童之家”都是依托文化惠农工程以及乡村少年宫创建。牛辽村共有135户,总人口685人,18岁以下儿童137人,留守儿童28人,儿童家园由镇政府和相关部门先后投入9万元,面积80多平方米,设有儿童保护办公室、创意手工使、欢乐天地、图书室和悄悄话室。陶邓镇黄绿村共有1100户,总人口3641人,18岁以下儿童878人,其中留守儿童46人,“儿童之家”面积180余平方米,设有幼儿活动室、书画阅览室、管理员办公室。北海市银海区平阳镇东兴村“儿童之家”面积约20多平米,在一间房内设有阅览区、滑梯区、跷跷板区、海洋球区。

  (二)社区“儿童之家”。北部湾社区是2017年3月成立的新社区,位于市商业、交通、贸易繁华地段,是北海市目前服务量最大,服务功能最完善的社区,管辖面积.44平方公里,总人口11748人,儿童1384人。2017年4月,北部湾社区在办公楼4楼创建了70平米的“儿童之家”,购置了儿童娱乐、图书等基础设备。南宁市青秀区南湖街道凤岭北社区,辖区面积5.5平方公里,总户数12191户,总人口26245人,0—14岁以下儿童2702人。“儿童之家”成立于2014年,设有儿童书画室、图书阅览室、绿色网吧、健身室、学习教育室、四点半课堂、温馨谈话室、好家风传承基地、幸福家园等11个面积约800平米的活动室,室外还有近1000平米的儿童游乐场、健身路径等活动场所。

  二、考察点的特点

  通过对5个点的考察,看到了贫困村立足实际打造的设备虽少,但温馨朴实的“儿童之家”,也看到社区功能室多、设备齐全的“儿童之家”。但不论是贫困村,还是条件比较好的社区,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都成立了“儿童之家”管理机构;制定了入园须知、“儿童之家”管理、安全制度、设备管理、图书阅览管理等各项制度;管理上普遍采取妇工+社工+义工的管理模式,“儿童之家”管理规范、利用率高、效果好;家庭养育支持和培训服务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社会组织参与度高,5个考察点全部由社会工作组织进入开展专业的关爱服务活动。

  三、考察点的主要经验及做法

  总结广西壮族自治区“儿童之家”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可概括为以下两点:

  (一)重抓顶层设计,推动力度大。一是抓示范引领。2012年“儿童之家”创建初期,采取自治区妇联牵头示范创建,妇儿工委成员单位结对援建,公益募捐联建等多种形式引领“儿童之家”创建。二是推动“儿童之家”建设实现“四个纳入”。2016年启动第二轮“儿童之家”创建攻坚工程,通过“两会”代表提出《关于将“儿童之家”建设纳入为民办实事工程的建议》提案,“儿童之家”建设实现“四个纳入”:即从2016年起纳入自治区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项目;纳入财政预算;纳入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纳入对设区市政府绩效考评。三是创建标准明确。明确“儿童之家”创建要达到“七个有”。即:有固定场所(室内15—30平方米以上,室外50平米以上)、有娱乐和学习设施设备、有管理制度、有管理人员、有儿童主题活动、有标识门牌、有工作台账档案。四是管理模式明确。明确“儿童之家”要配备专兼职管理员,工作日开放不低于2小时,周末、节假日全天开放,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30小小时。五是强化培训督导。印制《广西儿童家园实操绘本》5万多册发放到基层指导创建。同时,坚持每年在工作完成突出的市、县(区)举办“儿童之家”管理员培训班。

  (二)整合部门资源,“儿童之家”实效好。一是建立儿童保护服务机制。全区建立了以民政部门牵头、多部门协作的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安全保护保障体系,明确在每个行政村(社区)设立一名儿童福利督导员,由民政厅落实劳务费,每月100元。二是关爱服务专业化。通过主动承接联合国儿基会项目,争取民政、财政部门下达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资源等形式,整合项目资源,购买社会组织面向儿童的关爱服务工作,在“儿童之家”为儿童提供专业的社工服务。三是服务活动常态化。各级妇儿工委积极组织巾帼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爱心妈妈、五老人员等社会爱心志愿队伍走进“儿童之家”,提供课业辅导、亲情关爱、心理抚慰、文体娱乐活动等服务。

  四、阿盟“儿童之家”建设工作的思考

  (一)“儿童之家”建设情况。阿盟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4.8万人,辖3旗3区,有52个城乡社区、198个嘎查村。截止2017年底,全盟已建成“儿童之家”15个(其中,自治区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家园7个)。针对农牧区儿童少、居住分散的实际,“儿童之家”主要建在城镇社区。“儿童之家”建设面积大小不等,小的只有十几平米,大的有100多平米。除自治区儿童家园设施设备配置齐全外,旗区自建的“儿童之家”主要配备了桌椅、图书、玩具等。管理人员均由社区工作人员兼任,服务儿童的内容主要有:开展游戏和亲子活动,器乐、书画培训,课业辅导,家庭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讲座等。

  (二)存在问题和困难

  1、面大量广,难以覆盖。阿盟辖250个嘎查村(社区),0-14岁儿童总人口数约3万多人。按照儿童纲要到2020年,90%以上的城乡社区建设1所为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游戏、娱乐、教育、卫生、社会心理支持和转介等服务的“儿童之家”的目标要求,我盟至少需建设“儿童之家”225个。按有活动场所、有设施、有牌匾、有专兼职管理人员、有常态化儿童活动、有常效管理机制、有档案材料的“七有”建设标准,225个“儿童之家”的建设任务就是一项庞大的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农牧区存在农牧民居住分散,儿童人数少的问题,每个村都建立“儿童之家”势必会出现成本高、利用率低、设施闲置的现象。

  2、经费不足,难以持续。目前,“儿童之家”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自治区妇联。2012年至今,自治区妇联以项目运作的方式支持每个自治区级示范点4—6万元的设备配置资金,我盟有7个示范点,共获得设备资金30余万元。“儿童之家”日常活动经费、设施维护费、管理人员经费等支出基本为零。因经费投入不足,“儿童之家”活动的开展受到限制。目前,除自治区示范点外,旗区自建“儿童之家”设施设备缺乏,活动偏少。

  3、管理粗放,服务单一。目前,“儿童之家”管理员大多由社区工作人员兼任。兼职管理员基本靠爱心与责任心开展一些粗放式的管理工作。“儿童之家”的服务功能基本处于组织文体娱乐活动、提供临时托管场所等初级阶段。受兼职管理员的综合能力、精力等因素影响,大部分“儿童之家”的文体娱乐活动组织程度不高,离儿童纲要提出的“提供游戏、娱乐、教育、卫生、社会心理支持和转介等服务”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仍有待探索建立起真正发挥作用的长效机制。

  4、职责不明,难以协调。“儿童之家”建设是一项庞大的工程,需要多部门的齐抓共管、密切配合。当前,大多数的社区对应着上级的十几个部门。受场地限制,一个功能室门口通常要挂数块牌子,充当着各类“家”、“屋”、“室”,一室多用现象普遍。“儿童之家”要在这些阵地中享有一席之地,必须要协调好各方面关系。但由于各相关部门职责不清、分工不明,各级妇联作为“儿童之家”的主推单位,协调难度大。

  (三)对策和建议

  1、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要把“儿童之家”建设作为服务儿童发展、维护儿童权益的重要内容,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和妇联协同,有关部门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机制,共同构建关心关爱儿童的工作网络。

  2、采取多种形式,加强经费保障。“儿童之家”建设存在的突出困难是资金问题。因此,建议上级有关部门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将“儿童之家”建设纳入地方财政预算,设立专项资金。同时,要整合资源,多方面协调,采取财政支持一点,部门项目资金扶持一点,社会捐助一点等办法,解决“儿童之家”建设项目资金紧缺的问题。

  3、抓好顶层设计,强化指导督查。顶层设计直接影响“儿童之家”推进力度。完成2020年儿童之家覆盖90%城乡社区的目标任务,顶层设计尤为重要。为此,建议盟妇儿工委办联合民政等部门,制定出台《阿拉善盟儿童之家建设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民政、妇联、团委、科协等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明确城乡社区的概念和创建条件,明确创建标准、管理模式,推动“儿童之家”建设形成部门联动、共同发力的氛围。

  4、创新管理机制,增强使用效果。建好阵地是基础,管好阵地是关键,用好阵地是目的。只有加强管理,才能使活动阵地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各基层妇联、共青团组织要按照儿童发展规划提出的“提供游戏、娱乐、教育、卫生、社会心理支持和转介等服务”的要求,探索新方法,搭建新载体,为儿童提供帮助。各级民政部门要探索建立社会组织,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喜闻乐见、有益身心健康专业化社工服务,让“儿童之家”真正成为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的课外活动乐园。

  5、强化培训,进一步提升管理员队伍素质。一是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加强对“儿童之家”管理员的培训教育,提升其综合素质,提高服务儿童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大力发展社工和志愿服务队伍,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和个性化服务,不断完善“儿童之家”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